民航准点率畸低该想办法解决了

2013年07月19日14:00  新闻专栏  作者:晏扬  

  国际飞行跟踪服务供应商FlightStats发布的数据显示,6月份全球35个国际机场的平均准点率为69.26%,排列最后两位的是上海浦东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,准点率分别为28.72%、18.30%。今年1至6月,这两个机场的航班准点率均以不足40%“牢牢霸占”着最后几个座次。进入7月以来,情况并未出现好转,7月9日,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率高达77%。据悉,民航局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,主要针对延误后航空公司服务不到位、乘客上机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。

  若问国内飞机晚点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,很简单,到微博上看看人们此起彼伏的抱怨和谩骂就知道,看看不断发生的滞留乘客殴打地勤人员的新闻就知道,听听机场广播里连篇累牍的航班延误信息就知道。这么说吧,以前飞机晚点被视为“不正常”,现在,如果飞机能准点起飞,反倒是“不正常”的稀罕事。我上月底坐飞机从上海去青岛,来回航班均延误四五个小时,本来觉得咋这么倒霉呀,但翻看微博才知道,我已经算是很幸运了。比如郭德纲7月1日从成都飞北京,下午2点的飞机,等到夜里9点半才起飞,飞到北京又不能降落,于是转飞西安,凌晨5点被安排入住酒店……可真够折腾的。

  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班准点率居然低至18.30%,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数据。在这个数据的背后,有多少人的行程被延误、事情被耽搁,有多少人被折腾得筋疲力尽、牢骚满腹。乘客受尽折磨,往往朝航空公司发火,应当承认,航空公司的服务堪称糟糕,糟糕的服务和傲慢的态度犹如火上浇油,导致矛盾升级、冲突不断,确实需要大力整顿。但话说回来,航空公司也希望航班准点以便多挣些钱,他们服务态度不好是实情,但这并不是航班晚点的原因。

  飞机晚点除天气原因、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外,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听到的是“由于流量控制的原因”。飞机在空中飞行,犹如汽车在马路上行驶,车多路窄,交通自然拥堵,“流量控制”就是由于航班太多而空域有限造成的。当然,所谓“航班太多”只是相对空域有限而言,目前我国的航班数量并不多,据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介绍,美国每日有6万多个航班,欧洲每日有5万多个航班,而我国每日仅有1万多个航班。那么,为何我国的“空中交通”如此拥堵呢?

  关键在于民用空域狭窄:我国民用空域资源仅占全部空域的20%,军方占了80%,而美国民用空域则占全部空域资源的80%,军方只占20%。和平时期,军方占据这么大的空域是否有必要?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民用航空市场需求急剧增加,为方便人们出行,逐步开放更多空域、增加民用空域资源应是大势所趋,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。显然,如果空域狭窄这个“瓶颈”不疏通,那么无论修建多少机场、增加多少飞机和航班都是没有用的,整顿航空公司服务、乘客上机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也无济于事。

  航班准点率畸低,甚至到了晚点很正常、不晚点反而“不正常”的地步,乘客在抱怨,航空公司在抱怨。面对不断升级的抱怨和冲突,民航局等有关部门得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疏通“空中交通”,让民航发挥方便民众出行、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,这是他们应当肩负起的职责。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推荐阅读

热文排行